<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刘选国:发展中国慈善需要宽容

        作者:文章来源:发布是时间:2011-12-13 17:31字体大小:
            3月20日下午,“中国首善”陈光标与 “首期中国基金会领导人高级研修班”的基金会负责人进行了一场精彩对话。这本是一次让慈善界高管和企业家受益匪浅的坦诚沟通,没想到,由于媒体的扭曲报道,掀起新一轮对陈光标“暴力慈善”的批评潮。
           《“暴力”是慈善难以承受之重》、《慈善无需“暴力”》、《失去程序正义的慈善不如不做》、《“暴力慈善”孕育不了真正的公益文明》、《“暴力慈善”是一种软暴力》……看看媒体的标题,舆论的鲜明倾向已不言自明。
            陈光标第一时间不顾个人安危进入日本地震灾区,抢险救灾,慷慨捐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人道情怀、博爱形象;随后又马不停蹄赶赴盈江灾区发放善款。近年,每有大灾大难,都有他救灾的身影和捐出的善款。他的行为使他无愧为“中国首善”的称号。看到他拖着疲惫的身躯从机场赶到会场,与大家敞开心扉对话,参加研修班的人无不感动。他对基金会负责人提出的专业建议,也表现了足够的尊重和听取,并不回避他的苦恼、困惑和改进的思考。
            然而,上述事实,有的媒体视而不见,他们“舍弃”了陈光标行善的客观事实,反而“引导”公众去质疑其慈善的方式。试问,这种一古脑地按照“既有观点”进行的片面报道,是不是另一种“暴力”——对爱心的语言暴力?!
            对话会上,陈光标对权威人士认为他是“暴力慈善”的批评,以调侃的方式进行了回应:“我觉得‘暴力慈善’这个定位非常好。因为,当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大发展必须用‘大暴力’推动。”他讲的是他执着高调慈善的传播效应对当今中国慈善事业的积极促进。
            对于基金会高管的疑问:直接给老百姓发钱,如何确保受助者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如何提高救助效益,避免“滥行布施”?他回答,“我在台湾给一万人发放红包,可能两千人不需要,但这不是我考虑的。我只考虑如何让慈善影响最大化,让更多人知道慈善,这才是我希望的。”
            对此,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评价:“做慈善可以高调,也可以低调,只要不是假调就好!陈光标式慈善有其独到的战略,就是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客观、精准的点评,让我们找到了评价陈光标慈善效益的另一个视角。按照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的说法,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行为至少让中国慈善事业提早了10年。
            当然,毋庸讳言,直接给老百姓发钱和物资不是现代慈善的理想形式,却能确保大灾大难时的救助效率。作为常态性的慈善,捐赠人直接发放款物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救助,可能难以确保公正公平。企业家直接做慈善,也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我们要允许慈善行为多样化,尊重捐方的个性化选择。陈光标喜欢荣誉,喜欢出镜,也有很多捐赠者喜欢隐姓埋名,人之不同,各有所好,社会应包容和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现代慈善组织的出现,尤其是基金会组织的机制创新,被看做现代慈善的标志。捐赠人、受托人、监督人分设的法人运作机制,确保了现代基金会不仅仅可以做一些“授人以鱼”的扶贫济困工作,还可以做更多的“授人以渔”、促进穷人立业、公平享受教育和医疗、改进社会治理、改善财富分配不均等工作,于是在基金会最发达的美国出现了“在全世界造福人类”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卡耐基基金会、福特基金会这样伟大的基金会。资中筠《财富的归宿》一书认为,基金会是美国20世纪渐进改良的三大力量之一。她在《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中国》一文更称赞,“洛氏基金会对中国的医药卫生、文化教育事业进行了锲而不舍的广泛的关注和投资,几乎在每一个重要领域都留下了痕迹,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半个世纪中影响难以估量”。一个伟大的公益机构对社会的价值,远远超出施舍和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的意义。
            现代慈善是专业化的慈善,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但更应当是多元化的,应当允许慈善形式“百花齐放”。第三次分配最重要的特点是自由和自愿。大棚施粥、送粮送油、发放现金式的“解决问题产生的后果”的慈善,与倡导教育平等、捐建大学和图书馆、资助推动人类进步重大科研成果式的“向造成问题的原因开刀”的公益慈善,可以同时并存。由此看来,以宽容之心,允许多种形态、不同层次的慈善共存、共荣,是多么重要!慈善没有高下,方式各有不同。
            “当批评者把一个指头指向我的时候,有三个指头在朝向你自己。你们在批评我的时候,问一句,你自己做得如何?”
            陈光标这样反问那些批评者。他的话值得我们反思。